“只接单 不发货”是陷阱,警惕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网络购物平台越发的多样化
不仅价格便宜
而且还能看到商品的“样子”
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买东西
可当你享受买买买的乐趣时
结果商家只接单不发货
省钱不成反被骗
这就是典型的虚假购物诈骗
什么是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一)虚假购物: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网页、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盲盒购买、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待受害人购物付款后,就将受害人拉黑或者失联,受害人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或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二)虚假服务:诈骗分子通过推广发布信息,谎称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务、技能型服务等(如:代为生活缴费、音乐制作、网站制作、论文发布、代加工等),以及谎称可以提供非法的各种虚假服务(如:调查追债、提供定位、交通违章处理等),以缴纳定金、保证金,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后将市民拉黑,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一
李某喜欢抱着手机刷抖音,某天他被主播王某直播间内发布的抽奖信息吸引,于是添加主播王某的微信。王某的朋友圈有很多购物抽奖活动,并且号称中奖率百分百。于是李某便购买2000余元化妆品,随后抽中了手机一部,但李某迟迟未收到奖品,于是便联系主播王某,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删除,李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案例二
张某在朋友圈看到贩卖二手车的广告,因其所在公司正有所需求,张某便添加对方微信,双方商量好价格后,张某向对方支付定金,后收到对方发送的虚构转让协议及物流信息,张某支付全款。一个星期后,张某询问购车信息时,却发现对方将其好友删除,被骗总金额5万余元。
案例三
王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一条卖相机的信息后添加对方好友,并以约定价格向对方购买一部二手相机。在等待对方发货时,对方又要求缴纳运险费200元。
几天后,王某没见到货品就发起了退款。在退款的过程中对方又以缴纳各种费用为由让王某继续转账,不转账就不退货。王某无奈之下又分多次给对方转账后感觉被骗,随即报警,总计损失近8000元。
警方提醒
在网络购物时务必提高警惕,加强甄别,尽量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或汇款,特别要警惕“调单、卡单、激活订单”等词语,多为诈骗术语!
如遇可疑情形或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至最近的公安机关说明详情,避免进一步损失。
防骗口诀
退款要在官网退,其他链接不能点
折扣信息别轻信,虚假交易要当心
付款链接看仔细,确认商品再点击
莫被优惠冲昏头,购物网址要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