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防范常识(二)
室内防盗窃
宿舍什么时候易被盗
1.新生入学及毕业生离校期间易被盗;
2.节假日前后易被盗;
3.就寝时不关门窗,尤其是早晚易被盗;
4.学生参加晚自修、大型活动、军训及野外活动寝室内长期无人时易被盗。
校园里容易被盗的物品
1.现金存折和信用卡等;
2.手提电脑、黄金饰品、手机、随身听、MP3、文曲星以及高档衣物等物品;
3.自行车和电动车也是盗窃者的重点目标。
注意随手关门
人离寝室要关门,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一时大意往往后悔莫及。某高校女生周某到相邻寝室聊天,没锁门,仅几分钟,就发现放在寝室内价值上千元的手表皮夹克和数百元现金被盗,真是“一时大意失千金”。
宿舍严禁留宿外人
学院严格规定,禁止外来人员入宿学生宿舍,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留宿外人,更不能丧失警惕,引狼入室。如某高校一同学在回校的旅途中结识了一位谈吐文雅,自称是某校研究生的一位朋友。该朋友没过几天就来找他玩,那天正赶上他要去上课,便将他一人留在宿舍。谁知,该朋友就趁机将寝室内所有的现金、贵重物品一扫而光,席卷而去。后经查实,该校根本无此人。该同学才恍然大悟,悔之晚矣。
警惕可疑的陌生人
外来人员在宿舍内盗窃,通常以三种面貌出现:一种是兜售物品的商贩,称同学不在意,顺手牵羊偷财物;第二种是进宿舍踩点的盗贼,摸清情况,看准机会,就撬门扭锁大肆行窃;第三种是打扮成学生模样的惯偷在宿舍内乱窜,一有机会就捞一把。所以对这三种可疑的陌生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盘问,加强防范。我院某新生就有过将手机借与陌生人使用后被骗去的教训。
提防盗贼溜门或撬门
调整后的寝室,仍发生失窃的,要及时告知生活指导老师,做好换锁登记,检查防盗设施,并特别注意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一个人在家要注意这样的人:
盗贼常以打电话或按门铃,敲门探听虚实,投石问路。遇到室内有人,则以打错电话或
找错人为由搪塞,若室内无人则登堂入室行窃。平时打错电话或找错人的事也是有的,但当发现住宅附近有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试图大谈家中情况,或按错门铃等现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办公室不是 “真空地带”
校园里人员流动大,办公室如不关门,抽屉不上锁,钱物随处放就容易让心存不良的人顺手牵羊。经常出没于校园的惯偷也正是利用人们的麻痹大意,在办公室里行窃频频得手。如某校教师徐某,上洗手间时办公室门忘了关,一会儿工夫就发现放在办公室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包内的现金不翼而飞,损失两万余元。
盗窃现场的保护
发现寝室被盗,不少同学往往会赶紧翻看自己的柜子箱子抽屉检查自己的钱物是否有缺少,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报学院宣保处或报警,莫让无关人员入内,自己也不要在室内随意走动,不要收拾、清理现场的物品,不要接触门把手、锁具,以免破坏有价值的指纹、脚印,对盗贼遗留下来的物品,要重点保护。
正确对待“内盗”问题
学生寝室发生的失窃案件,大部分为公寓内部人所为。在寝室内部将手伸向自己同学的人通常有三种:一是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养成“偷窃”坏习惯和不良品格人,二是进入学校之后,个人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因个人金钱需求和诱惑而作案的人,三是临时起意为报复或恶作剧而行窃的人。这三种人作案成功有一个共同诱因,即失主的防范不慎为其提供了可乘之机。
当寝室内部发生失窃问题时,失主应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并自行对情况进行有根据的分析判断,然后详细告诉辅导员、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