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9年以来全省高校
盗窃案件情况的剖析及警示
今年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以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为主线,紧密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深入推进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有效压降了各类案件事故的发生。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盗窃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部分高校盗窃案件多发频发,不仅影响师生安全感,而且被媒体关注炒作,引发了一系列不安定事端。对此,省厅经文保处专门组织各地经文保部门对驻地高校盗窃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剖析,并研究提出了有关工作意见。
一、全省高校盗窃案件发案特点及规律
今年1-10月,全省大专院校共立盗窃案件1921起,同比上升3.7�。其中发生在普通全日制高校的1005起。涉及南京542起,苏州102起,徐州87起,常州79起,淮安60起,扬州36起,南通23起,无锡20起,镇江16起,盐城13起泰州11起,连云港10起,宿迁10起。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犯罪分子侵袭目标相对集中。犯罪分子往往瞄准便于携带和销赃的电脑、手机、MP3、投影仪、银行卡和现金实施作案,尤其是电脑、手机成为首选目标,两类案件分别高达563起和431起,合占盗窃案件总数的95�以上,共被盗电脑745台(其中笔记本电脑709台),手机539部,总价值385万余元。
二是犯罪手段和时空特点比较明显。从案发时间看,开学、放假前后以及上课期间和深夜凌晨这几个时段,由于学生防范意识较弱,防控力量不到位等原因,始终处在发案的波峰。从发案部位看,集中在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食堂,发案占比达85�,特别是女生宿舍盗窃案今年以来有上升趋势。
三是外来人员流窜作案趋于突出。受今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面防控挤压效应的作用,一些职业化犯罪分子开始将目光转向高校,疯狂实施盗窃作案,对师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今年已破获的高校盗窃案件中有70�属外来人员作案。1月1日夜,暂住在南京江宁区的犯罪嫌疑人张涛,梁小龙窜至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上海华联超市,采取撬窗入室和撬砸保险柜等手段,将超市内的两台电脑、一台监控设备、7000余元现金和价值1万余元的香烟盗走。
四是在校生之间内盗案件不容忽视。当前,高校确有少数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他们在贪欲驱使下,利用熟人之间设防不严的漏洞,频繁对身边同学下手,虽然个案损失不大,但总量不小,影响师生安全感,特别是个别学生作案后未被及时发现或仅仅被有关部门降格处理,在侥幸心理驱使下越走越远,最终沦为校园大盗。今年1-10月,全身大学生受刑事处理人员达171人,同比上升8.2�。其中实施盗窃犯罪的78人,占45.6�。
二、高校盗窃案件暴露出的治安隐患漏洞
通过对上述案件的剖析,反映出不少高校在安全防范方面还存在诸多隐患和漏洞,其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认真反思。
一是防范意识薄弱。案发高校普遍存在日常安全防范教育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等问题,多数学生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认识,在外出随手关门上锁等防范细节上粗枝大叶、麻痹大意,部分人对丢失一般性财物习以为常,少数人甚至丢了东西也不报案,给犯罪分子逃避打击,继续作案提供了可能。
二是物防、技防、人防措施不到位。多数案发高校的学生宿舍、教室和实验室等易发案部位没有安装必要的防护设备,不法分子可以轻易进入现场作案,同时内部技防系统覆盖面不广,现有设备布设不合理、老化失灵、死角盲区多等情况也比较普遍,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特别是少数高校不重视老校区建设,门窗锁等基础防护装置安全性能差,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导致案件多发高发频发。此外,部分学校保卫力量不足,运作不科学,日常巡逻守候顾此失彼,也是防范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三是内部安全管理不完善。案发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内部安全管理网络不健全,责任不明晰的问题,特别是没有落实发案责任倒查机制,导致对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共识,不出事大家都不管,出了事大家都推脱,最后不了了之。部分学校物业管理部门由于对安全问题不重视,日常只负责开关门和打扫卫生,对陌生人来访登记,盘问检查以及内部安全巡查流于形式,给犯罪分子留下作案空间,导致一些犯罪分子进入校园作案后又从容离开,物管人员竟然丝毫未能察觉。
四是校园周边治安管理存在漏洞。部分案发高校特别是城郊结合部高校和大学城周边治安环境不好,私自出租户、收旧场所以及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不严,为一些犯罪分子栖身落脚和窝赃销赃提供了方便。
三、进一步防范和压降高校盗窃案件的对策
各地公安,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务必从保民生、保安定、保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已发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强化教育、防范、打击、治理、建设等各项措施,切实将高校盗窃案件的高发势头压降下去,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要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各级经文保部门要积极配合刑侦部门对未破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加大侦破力度,尽量不留积案,同时会同治安部门适时开展校园及周边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不给犯罪分子窝销赃提供场所。
二要加大巡逻防控力度。学校保卫部门和基层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内部及周边联防联控,特别要加大便衣巡逻力度,科学设置巡逻守候的部位、时间和线路,提高现场抓获能力,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
三要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各地经文保部门要积极争取学校党政领导支持,指导相关部门立即着手对案件多发部位和场所进行技防、设施防改造,努力将安防触角延伸到需要掌控的所有部位,进一步堵塞漏洞、消除盲区。
四要加大防范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法制宣传,切实提高自防意识,降低违法犯罪率。
五要加大舆情导控力度。严密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网上舆情的收集、引导工作,防止治安问题被炒作放大,影响校园稳定。